鄂尔多斯市2021年初中学业水平考试生物一、单项选择题(本大题共20题,每题1分,共20分)1.日常生活中,我们经常做推门的动作。下列有关推门动作的分析,不正确的是()A.推门动作的完成以骨骼肌收缩为动力B.骨骼肌两端的肌腹可绕过关节连在不同的骨上C.推门动作至少需要两组肌肉相互配合才能完成D.推门动作虽然简单,也需要其他系统的协调配合【答案】B【解析】【分析】当骨骼肌受神经传来的刺激收缩时,就会牵动骨绕关节活动,于是躯体就会产生运动。在运动中,神经系统起调节作用,骨起杠杆的作用,关节起支点作用,骨骼肌起动力作用。【详解】A.推门时属于伸肘动作,肱三头肌会收缩,肱二头肌会舒张,所以推门动作的完成以骨骼肌收缩为动力,故A正确。B.骨骼肌由肌腹和肌腱组成,肌腹由肌细胞构成,肌腱由结缔组织构成,骨骼肌两端的肌腱可绕过关节连在不同的骨上,具有收缩的特性,故B错误。C.人体完成一个运动都要有神经系统的调节,有骨、骨骼肌、关节的共同参与,多组肌肉的协调作用,才能完成,所以推门动作至少需要两组肌肉相互配合才能完成,故C正确。D.完成这个动作一定要消耗能量,各项生命活动所需要的能量有赖于消化系统、呼吸系统和循环系统等的配合,D正确。故选B。2.下列有关动物行为的叙述,正确的是()A.动物的“尝试与错误”行为不受遗传因素的影响B.动物的学习行为一旦形成,就不会改变C.动物的先天性行为使动物能适应环境,得以生存和繁衍D.具有社会行为的动物群体中,往往以年长者为“首领”【答案】C【解析】【分析】1.先天性行为是动物生来就有的,由动物体内的遗传物质所决定的行为,又称为本能,如蜜蜂采蜜、蜘蛛结网、亲鸟育雏等。先天性行为往往是一些简单的、出生时就必不可少的行为,是动物的一种先天具备的非条件反射行为。先天性行为往往是一些简单的,出生时就必不可少的行为,维持动物最基本生存的需要。2.学习行为是在遗传因素的基础上,通过环境因素的作用,由生活经验和学习而获得的行为,如鹦鹉学舌、海豹表演、小狗钻火圈等。【详解】A.动物的“尝试与错误”行为属于学习行为,学习行为是在遗传因素的基础上,通过环境因素的作用,由生活经验和学习而获得的行为,A错误。B.动物的学习行为可以形成,也可以发生改变,B错误。C.先天性行为是动物生来就有的,由动物体内的遗传物质所决定的行为,又称为本能。先天性行为使动物能适应环境,得以生存和繁衍,C正确。D.具有社会行为的动物群体中,往往身体最强壮的是首领而不是年长者是“首领”,D错误。故选C。3.多细胞生物体由小长大,是细胞生长、分裂和分化的结果。下图是某生物体细胞分裂和分化概念图。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()A.细胞能够从周围环境中吸收营养物质而持续生长B.在Ⅰ过程中,细胞需要的能量主要由线粒体提供C.经Ⅱ过程产生的不同细胞,所含染色体数目不同D.该生物体的细胞都能进行Ⅰ过程和Ⅱ过程【答案】B【解析】【分析】细胞分裂使细胞数目增加,细胞分化形成不同的组织,细胞生长使细胞体积增大。【详解】A.新分裂产生的细胞体积很小,需要不断从周围环境中吸收营养物质,并且转变成组成自身的物质,体积逐渐增大,这就是细胞的生长。细胞不能无限制的生长,细胞长到一定的大小就会进行分裂,故A错误。B.在Ⅰ细胞分裂过程中,细胞需要的能量主要由线粒体提供,线粒体是呼吸作用的场所,有机物在线粒体内氧气的作用下分解为二氧化碳和水,并释放出能量,故B正确。C.经Ⅱ细胞分化过程产生的不同组织,细胞内所含有染色体相同,有利于保持遗传的稳定性,故C错误。D.只有具有分裂能力的细胞才能分裂,所以该生物体的细胞进行Ⅰ细胞分裂过程是细胞具有分裂能力才能进行,没有分裂能力的细胞不进行细胞分裂,Ⅱ细胞分化形成不同的组织,已经分化的细胞不能分化,故D错误。故选B。4.下列有关显微镜使用的叙述,不正确的是()A.对光时先转动遮光器,再转动转换器和反光镜B.放大倍数越大,观察到的细胞数目越少,视野越暗C.转动目镜,若视野中的污点不动,则污点可能在玻片上D.将写有“上”字的玻片放到显微镜下观察,看到的物像是“”【答案】A【解析】【分析】...