【中小学教辅资源店微信:mlxt2022】2022年青岛市初中学业水平考试历史试题第Ⅰ卷(共40分)一、单项选择题(本大题共40小题,每小题1分,共4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,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1.榫卯(sǎnmǎo),是利用凹凸结构相互咬合实现连接的木构件工艺(见下图)。中国迄今为止发现的最早榫卯木构件出土于浙江河姆渡遗址。河姆渡人可能利用这项技术()A.制作精美玉器B.制作青铜农具C.建造干栏式房屋D.建造半地穴式房屋2.战国时期,秦国通过变法打破了贵族阶层世袭,建立了军功爵制,将战功作为升迁的主要依据。这种改变直接有利于秦国()A.稳定社会秩序B.发展社会经济C.提高军队战斗力D.实现民族交融3.据下图判断,秦朝地方行政的基本模式是()A.皇帝制度B.丞相制度C.太尉制度D.郡县制度4.以下文物能够反映汉朝历史的是()A.刻有文字的甲骨B.司母戊鼎C.“汉并天下”瓦当D.契丹鸡冠壶5.综合以下文献史料,得出的推论符合史实的是()《三国志·吴书·张昭传》“汉末大乱,徐方士民多避难扬土。”《三国志·魏书·卫觊传》“(汉末)关中膏腴之地,顷遭荒乱,人民流入荆州者十万余家。”【中小学教辅资源店微信:mlxt2022】《三国志·吴书·全琮传》“是时(汉末)中州士人避乱而南。”A.三国时期吴国人口最多B.东汉末年人口南迁C.三国时期魏国经济繁荣D.东汉末年社会稳定6.在两汉与隋唐两个大一统时期之间,有一个恰似处于两大历史高峰之间的一段漫长而曲折的“山谷”。这个“山谷”所指的时期是()A.夏商周时期B.魏晋南北朝时期C.辽宋夏金元时期D.明清时期7.小丽是某个朝代的“粉丝”,她对自己喜爱的朝代进行了知识梳理,部分内容如下图。由此判断,该朝代是()政治——“贞观之治”、“开元盛世”经济——曲辕犁、筒车、唐三彩对外——玄奖西行、鉴真东渡A.商朝B.秦朝C.西晋D.唐朝8.“宋辽金对峙的300多年间,传统社会的经济、政治、文化中心,完成了由黄河流域向长江流域的转变。”以下能体现“这一转变”的现象是()A.经济重心南移完成B.君主专制空前加强C.儒学成为主导思想D.北方民族实现交融9.公元13世纪上半叶,一个让全世界都震惊的草原游牧帝国跃出历史地平线,之后横扫欧亚大陆。这个“草原游牧帝国”的缔造者是()A.成吉思汗B.阿保机C.阿骨打D.努尔哈赤10.在中国活字印刷技术的影响下,欧洲人古腾堡探索发明出机械铅活字印刷技术。近代以来,经过“留洋升级”后的印刷术又“反哺”中国。材料说明()A.欧洲科技发明始终领先世界B.人类文明在交流互鉴中进步C.世界各国是彼此孤立发展的D.古腾堡最早发明活字印刷术11.明清时期的中国,在世界文明的赛场中逐渐落后,又因为虚弱与自我陶醉错失了开拓市场、拥抱世界的机会。这一时期“虚弱与自我陶醉”的表现有()A.推行重文轻武的政策B.创立科举制度C.实行闭关锁国的政策D.发展海外贸易【中小学教辅资源店微信:mlxt2022】12.下图所示读书摘要反映了中国古代科技发展的主要特点是()A.注重理论创新B.注重经验总结C.注重实验分析D.全面领先世界13.综合下表信息,得出的结论符合这一时期史实的是()鸦片战争(1840-1842年)第二次鸦片战争(1856-1860年)《南京条约》开放广州、福州、厦门、宁波、上海五处为通商口岸《天津条约》增开汉口,南京等十处为通商口岸《南京条约》割香港岛给英国。《爱珲条约》沙俄割占中国领土60多万平千米A.清朝主动开放力度加强B.中国的半殖民地化程度进一步加深C.清朝通商口岸日益减少D.中国完全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14.鸦片战争以来,西洋人步步紧逼而来,中国必须迎头抗御这一挑战,断然采纳西式船炮来加强自身。据此判断,下列属于19世纪60年代中国“迎头抗御这一挑战”的措施是()A.创办近代军事企业B.允许广大官民上书言事C.建立起京师大学堂D.鼓励私人兴办工矿企业15.“甲午战争,我们被日本一举打败,这个刺激才真正刺痛了中国的士大夫,以高级官僚和士大夫为代表的中国社会精英阶层,一边在应付来自外来的挑战,另一边也逐渐缓慢地开始反思。”19世纪末,这种“反思”演化成的实际行动是()A.洋务运动B.百日维新C.武昌起义D.新文化运动16.1839年,林则徐在这...