2022年陕西省初中学业水平考试生物学试卷一、选择题1.下列成语中提到生物的是()A.山河无恙B.风和日丽C.海枯石烂D.鸟语花香【答案】D【解析】【分析】生物的共同特征有:①生物的生活需要营养;②生物能进行呼吸;③生物能排出身体内产生的废物;④生物能对外界刺激作出反应;⑤生物能生长和繁殖;⑥生物都有遗传和变异的特性;⑦除病毒以外,生物都是由细胞构成的。【详解】A.山河无恙中山和河没有生物的特征,不属于生物,A错误。B.风和日丽中的风和日没有生物的特征,不属于生物,B错误。C.海枯石烂中的海和石没有生物的特征,不属于生物,C错误。D.鸟语花香中的鸟和花具有生物特征,属于生物,D正确。故选D。2.利用显微镜(如图)观察根尖永久切片时,相关叙述正确的是()A.镜头污染时,用手直接擦拭B.显微镜的放大倍数是100倍C.观察时物像不清晰,需大幅度转动①D.观察到根尖不同部位细胞都是一样的【答案】B【解析】【分析】图中①是粗准焦螺旋,②是细准焦螺旋。显微镜的放大倍数是目镜的放大倍数乘以物镜的放大倍数。根尖的结构分为成熟区、伸长区、分生区、根冠。【详解】A.显微镜的镜头污染时,要用专门的擦镜纸擦拭干净,A错误。B.显微镜的放大倍数是目镜的放大倍数乘以物镜的放大倍数,题目中目镜是10×,物镜也是10,所以放大被说是100倍,B正确。C.观察时物像不清晰,需小幅度转动②细准焦螺旋,C错误。D.根尖的结构分为成熟区、伸长区、分生区、根冠,观察的细胞形态是不一样的,D错误。故选B。3.生物圈是地球上最大的生态系统,不同地域的环境与各种生物又形成了多种多样的生态系统。下列有关森林生态系统叙述正确的是()A.缺乏高大的植物B.动植物种类极少C.人类起支配作用D.有调节气候功能【答案】D【解析】【分析】森林生态系统分布在较湿润的地区,动植物种类繁多,营养结构复杂。森林在涵养水源、保持水土、防风固沙、调节气候、净化空气、消除污染等方面起着重要作用,有“绿色水库”、“地球之肺”之称。【详解】A.森林生态系统分布在较湿润的地区,植物高大,生物种类繁多,A错误。B.森林生态系统分布在较湿润的地区,动植物种类繁多,B错误。C.城市生态系统中人类起重要支配作用,植物种类和数量少,消费者主要是人类,而不是野生动物,C错误。D.森林在涵养水源、保持水土、防风固沙、调节气候、净化空气、消除污染等方面起着重要作用,D正确。故选D。4.下图为四种单细胞生物示意图,有关叙述正确的是()A.都能独立完成生命活动B.都是有害生物C.都能进行光合作用D.都是动物【答案】A【解析】【分析】分析图中生物分别是酵母菌、细菌、草履虫、衣藻,据此答题。【详解】A.酵母菌、细菌、草履虫、衣藻都是单细胞生物,都能独立完成生命活动,A正确。B.酵母菌可以用来酿酒、做面包;细菌、草履虫可以净化污水但是细菌也有有害的一面,如使人患病,B错误。C.酵母菌、细菌、草履虫、衣藻中只有衣藻体内有叶绿体,可以进行光合作用,C错误。D.酵母菌、细菌、草履虫、衣藻中只有草履虫是动物,D错误。故选A。5.中华民族有很多脍炙人口的诗词,许多能反映生物与环境的关系。诗句“泥融飞燕子,沙暖睡鸳鸯”中的“沙暖睡鸳鸯”体现了非生物因素对生物的影响。这种非生物因素是()A.微生物B.温度C.无机盐D.燕子【答案】B【解析】【分析】环境中影响生物的生活和分布的因素叫做生态因素。包括非生物因素和生物因素。【详解】环境中影响生物的生活和分布的因素叫做生态因素。包括非生物因素和生物因素。①非生物因素:光、温度、水、空气等。②生物因素:影响某种生物生活的其他生物。“沙暖睡鸳鸯”体现了温度对生物的影响。故选B。6.下列实验中关于碘液使用目的的叙述,正确的是()选项实验名称使用目的A探究馒头在口腔中的变化验证淀粉在口腔中被合成B探究绿叶在光下制造有机物验证绿叶在光下制造了淀粉C观察人的口腔上皮细胞便于观察叶绿体D观察玉米种子的结构便于观察细胞核A.AB.BC.CD.D【答案】B【解析】【分析】在观察洋葱鳞片叶内表皮细胞的实验中,为了便于观察细胞结构,要对细胞进行染色。染色时,需把一滴碘液滴在盖玻片一侧,用吸...